凯时AG新闻中心
凯时APP官网首页,开年最重磅的消息来了:两大国资巨头拟重组行业趋势已现
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两大国资车企,同一时间发布公告,分别宣布双方的间接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和兵器装备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双方的公告都明确指出,公司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更。此外,重组事项尚需履行相关程序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且预计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
消息一出,车圈震动,业内纷纷猜测,此举是否将揭开国资车企大整合时代的序幕。
就像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两年前预测的那样:未来3至5年,会有60%-70%的汽车品牌或将关停并转。
今后,为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对抗比亚迪、特斯拉以及一众造车新势力,汽车央企的深化改革或将按下加速键。
2024年,东风销量达到248万辆,同比增长2.5%。其中,自主品牌销量137万辆,同比增长34.3%,在集团中的销量占比达到了55%凯时APP官网首页,,同比增长13%。新能源方面,销量达到86万辆凯时APP官网首页,,同比增长64.4%,自主新能源汽车占据大头,销量超过80万辆。
2024年,长安销量达到268.3万辆,同比增长5.1%,连续五年维持上升势头,创下七年以来的新高。其中,自主品牌以223万辆的成绩,占比超过80%。长安在新能源领域势头强劲,销量73.4万辆,同比增长52.8%。
去年,比亚迪以427辆的惊人成绩一举超越18年连冠的上汽,登顶国内车企销冠。
如果东风和长安成功合并,则将以超过500万辆的年销规模,有希望成为国内最大汽车集团。
而且,双方的技术和市场优势领域也存在互补的可行性。东风在商用车、氢能、合资领域功力深厚,长安则在乘用车的电动化平台以及智能化方面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度。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智能电动汽车赛道中避免掉队,双方的资源整合或将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在合资品牌当道的时代,国资车企吃尽红利,躺着数钱。而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合资品牌转型不利,已经渐渐被市场所抛弃。国资车企也在与比亚迪、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的竞争中凯时APP官网首页,,始终落后一拍,成为被诟病的对象。呼吁汽车央企改革的声音甚嚣尘上。
2024年3月,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曾透露,国资委将调整政策,对三家中央汽车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单独考核,考核项目包括技术、市场占有率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这三家车企是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和长安汽车。
2024年初,国资委明确将加快资本向“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前瞻性新兴产业”三大领域集中,并通过专业化整合减少行业内耗。
近年来,推动央企改革成为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汽车领域的深化改革同样势在必行!东风和长安也分别在近两年年推出了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2023年8月,东风集团宣布实施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对自主乘用车新能源事业进行重大管理体制调整——集团一体化管理“东风”品牌下东风风神、东风eπ、东风纳米三大产品系列品牌,东风公司领导挂帅,集团总部上阵打仗。
2024年,长安推出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围绕“小总部+事业群+共享平台+孵化创新”的模式,有效整合了资源,强化了内部协同,提高了运营效率。品牌方面,长安采用“三箭齐发”的策略,瞄准高中低端市场,联合华为、宁德时代等顶尖企业共同打造高端品牌阿维塔,以及深耕全场景智慧出行的深蓝汽车和聚焦数智新汽车的长安启源。
汽车行业的大洗牌仍在加速,如果最终只有寥寥几家能够留在牌桌上,那么车企的兼并和重组或将成为最近几年汽车行业的主要趋势之一。
前阵子本田和日产的合并计划虽然最终告吹,然而双方希望通过重组来抱团取暖、渡过难关,却是不争的事实、
东风和长安两家汽车央企巨头的整合和重组也绝非易事,双方的产品存在市场的重叠,并且在管理体系、技术路线、战略方向等方面均存在不小的差异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地将优势资源整合利用,将成为此次重组能否成功的关键。目前来看,双方的重组模式依然不清晰,之后实质性的进展值得关注。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凯时APP官网首页,凯时APP官网首页,凯时APP官网首页,